云南滇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继红,堪称昆明典当行业的“大姐大”。从2004年至2014年的10年间,她以高息回报为诱饵,非法集资高达33个亿。其中,通过杨继红的3名亲属之手的非法集资款,就有3个多亿。23日上午,昆明市盘龙区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杨继红的3名亲属进行公审,这也揭开了杨继红案神秘的面纱,该案作另案处理。
发迹:从典当行开始
在昆明典当行,杨继红是个绕不开的人物,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金融机构工作。几年后,她完全掌握了金融行业的操作模式。2003年,杨继红辞职下海。2004年,她筹资500万元创办昆明滇和典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滇和典当),成为云南最早进入典当行业的人员之一。
凭借着对金融行业的熟悉,她很快就赚得金钵满盆,也成为典当行业里的“大姐大”。其实,她的典当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就是“放高利贷”。
后来,杨继红不但成为云南省典当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还成为全国典当行业巡讲团的教师之一。有关典当行业的新闻,也经常可见她的身影。2011年6月,杨继红注册资本1000万元,成立滇和集团,自任董事长。滇和集团办公地点在昆明北辰财富中心高端写字楼里。滇和集团旗下一共有5家公司。她的滇和典当行分店,也遍布昆明闹市区。
集资:以高息为诱饵
盘龙区检察院的指控材料显示,也就是从2004年创办典当行之初,杨继红以1%的月利息,开始对外非法集资。
专案组侦查发现,杨继红先期与人借款时,数额不大,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并按时履行承诺。在取得被借款人的信任后,再骗取更大数目的借款。高额利息也逐渐从1%的月利息,涨到了3%。
材料显示,杨继红的口才非常了得,拉拢人的能力也非常强。包括她经常去做美容认识的美容院老板娘,也被她忽悠投钱进来。对身边的朋友,包括同学,她经常在聚会中灌输投资理财的思想,不断取得朋友同学的信任,把钱不断地吸收进来。从2004年到2014年10年间,杨继红非法集资33个亿,涉案人数多达400多人。
经有关部门审计,这33个亿的非法集资款,大部分被杨继红用来给他人或者企业发放高利贷,或者购买固定资产作为公司的再投资。涉案的400多人,有杨的亲戚或者朋友,有商界上的伙伴,还有一部分是国家公职人员、银行职工。
事发:官司缠身资金链断裂
从“滇和典当”到“滇和集团”,杨继红走过了10年,滇和集团也发展成为集典当、融资、服务、商贸为一体的集团公司。随着公司的花销水涨船高,杨继红资金回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2014年初开始,杨继红官司缠身,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借款纠纷,不断地升级。从2014年底开始,杨继红的公司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由于借款大部分用于支付高利息、偿还部分本金、日常生活开支和挥霍,公司最终靠拆东墙补西墙维持,直至资金链断裂,东窗事发。
被害人中,一些人的经济条件其实很差,因为高额利息的诱惑,才将自己的积蓄、向亲戚朋友借的钱、向银行贷的款等全部借给杨继红。由于无法收回本金,他们中有的人生活更为窘迫,或离婚,或卖房,或跑到异乡躲债,苦不堪言。
现场:女高管庭上痛哭
在集团公司里,杨继红专门安排了亲属参与公司的管理。她的弟媳张某,不但担任旗下文化公司法人,还跑贷款业务。她的亲戚李某和苏某,也分别是两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一些非法集资款,也都是经过她们3人之手,签字进入了公司的账户。盘龙区检察院指控苏某、李某和张某的涉案款,一共有3个多亿,涉案人数也有150多人。
公诉机关指控,2004年至2014年间,滇和集团董事长杨继红伙同苏某、李某和张某3人,许以高息诱惑,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共计3亿多元,扰乱了金融秩序,涉案数额巨大,受害人众多,牵连甚广,已触犯刑法,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照《刑法》规定,建议对3被告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8至10年有期徒刑。
鉴于案情重大复杂,法庭将择日宣判。
(内容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