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收到过亲朋好友突然发来的急需用钱,请求转账的QQ或微信消息?您是否曾因“高收益无风险,年利率达20%”的虚假网络理财广告而动心?您是否听到过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号等私密信息而导致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
身处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但其中也蕴藏着不少未知的风险。面对形形色色的互联网信息,新时代的金融消费者应加强防范意识,增强甄别能力,努力提升金融素养,争做金融好网民。
下面,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个普通人在互联网中有惊无险的一天:
常信,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早晨9点,他打开电脑准备投递简历。突然,电脑上弹出一个网页:“香港VS基金,每天按所投金额5%-10%高额返利,高收益低风险,多投多回报。”常信不由得有点动心:如果投入1000元,每天就能返利50元,一天饭钱出来了。但想想最近跑路的网络理财平台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他摇了摇头,关闭网页。
这时,他的室友拿着新换的苹果手机走了进来。常信询问是否室友的家人打了生活费,室友却告诉他这是在某校园贷平台上分期贷款买的,几乎没有审核,贷款又快又容易。想起之前看到的大学生因偿还不起校园贷款而自杀的新闻,常信赶忙告诉室友,很多校园贷打着借款的幌子,实际利率已接近高利贷,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偿还能力差,不能按时还款,导致欠款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厚,给自己和家人都造成极大的负担。他劝告室友,不要沉迷于此,把借贷当做消费的捷径,室友听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午后,常信打算小憩一会儿,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却把他从睡梦中叫醒。朦胧间他接起电话,却听到对方很严肃的声音,“请问你是常信吗?这里是公安局。”听到这里,常信从床上弹了起来,“我是。”对方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认为你和一起贩毒案有关,希望你配合我们调查。”常信询问要如何配合,对方道:“将你的资金打入我们提供的账户,我们将对这部分资金冻结,如果经过后续调查,你是清白的,我们再把钱打回给你。”常信说,“好的,没有问题,正好我这会儿在警察局,我把电话给我身边的警官,你们再确认一下案件细节。”对方听后,“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
常信舒了口气,躺回床上,心里想着:“想要清净的上会儿网,怎么就这么难啊!”
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让违法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广大金融消费者要谨记以下“四个原则”,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诈骗行为的发生。
(1)不轻信
不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因高息诱惑而受到诈骗份子的蛊惑。
(2)不泄露
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私密信息,不随意转借身份证、银行卡,不随意丢弃刷卡单、取款凭条和信用卡对账单,不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网站链接。
(3)不转账
涉及转账至陌生公司、单位、个人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方求证。
(4)多求证
收到陌生短信、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如是“熟人”,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信息真伪;接到“国家机构、运营商、航空公司、兑奖单位”电话或短信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伪;涉及银行卡、网银等问题,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不拨打不明来源的咨询联系方式。一旦上当受骗,要注意保留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金融與论环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长安信托消保微课堂倡议:
一、坚守“七条底线”
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的行为。
二、遵守国家金融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自觉遵守中国互联网协会《文明上网自律公约》,不发布不实金融消息、不传播金融谣言、非法金融广告等违法信息。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自觉抵制各类网络信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
四、主动抵制网上不良金融行为
不信谣、不传谣,不发布、不转发未经证实的有可能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伤害的金融信息。不发表和传播惑众及危害社会的不良金融信息。主动抵制和举报各种网上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贷、现金贷等现象,坚决同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积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合法权益。
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认真履行自已应尽的社会责任,保证自已传播的金融信息健康、合法、客观、有益,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金融信息。
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要加强行业自律,坚持正确导向,积极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和文明。金融从业者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做网络文明的传播者和网络正能量的弘扬者。广大金融网民要加强个人自我约束,理性发言、文明发言。
广大金融网民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已做起,以弘扬真善美为荣,积极传播正能量,争做金融好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