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让围观者惊呼、投资者哀叹。从“挖矿”到交易再到融资,“币圈”乱象横生,监管整治已出重拳。
一、什么是挖矿?
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指通过专用“矿机”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通俗来讲,虚拟货币的本质其实是一堆复杂算法生产的特解,而“挖矿”则是指矿工通过庞大计算量来寻求特解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方程组无限特解中的一组,“挖矿”获得的虚拟货币数量有限,且具有稀缺性。以大众熟知的比特币为例,其方程组的特解就被设计成了2100万个,换言之,比特币有且仅有2100万个。
二、挖矿的危害有哪些?
1、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催生违法犯罪活动,并成为洗钱、逃税、恐怖融资和跨境资金转移的通道。虚拟货币具有极高的投资风险,如果有巨量、大额资本抽身离场,众多散户投资者很有可能赔得一干二净,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并且,虚拟货币交易市场中频繁的爆仓风险还会影响传统金融市场,冲击中国金融市场稳定,进而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2、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会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挖矿”需要耗费巨大的电能,大量依赖火力发电造成巨大的碳排放及空气污染,带来碳减排压力,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政策相背离。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在虚拟货币“挖矿”上的耗电量为1340亿度电。每“生产”一个比特币,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
3、“挖矿”病毒会危害正常电脑使用。电脑被“挖矿”病毒感染之后,会产生如下症状:
· 计算机长时间进行高性能计算,耗费大量的带宽、CPU和内存资源,无法为用户提正常的服务,重启也无法解决问题;
· 增加电力资源的消耗,加快计算机硬件的老化速度;
· 计算机很可能被黑客控制,面临着巨大风险,小到个人信息泄漏,大到黑客利用主机作为跳板进行网络攻击,给企业事业单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挖矿”衍生的刑事风险
(一)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比特币等虚拟币的热度不断升温,价格也不断上涨,许多人想要通过“挖矿”来实现发家致富,挖矿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对挖矿的了解并不多,许多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挖矿”或者“矿机”的概念来吸引一些人加入到他的组织,并发展一定层级,不断发展下线,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
(二)非法集资类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在没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打着投资“挖矿”“虚拟货币”等旗号,以高额回报或保本付息为由,鼓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户购买不等份额,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核心在于密钥,是区块链中认定用户持有比特币的凭证,一旦丢失密钥,虚拟币即成为“死币”,永远丢失。犯罪分子在明知他人持有比特币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黑客手段远程破解电脑,盗窃他人合法持有的比特币密钥,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
(四)诈骗类犯罪。比特币的暴富效应如同漩涡,不断吸引不懂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客加入,犯罪分子利用投资客的信息盲点,搭建境外平台承诺提供人民币、虚拟币互相兑换服务,收割一定“韭菜”后关停平台,套现离场;或者提供虚假的区块链虚拟货币与比特币或者人民币互相兑换,这种行为往往涉嫌诈骗。
四、国家严厉整治“挖矿”行为
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带来的风险,相关部门多次出台举措予以整治。
2021年9月,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早在2013年12月初,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虚拟货币不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品,交易合同也不受法律保护。面对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的提示和劝诫,广大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五、如何防范“挖矿”活动?
1.加强网络安全意识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邮箱发送的链接或附件,对来源位置不明的网站和设备要保持警惕的态度,从正规的应用市场和渠道下载安装应用程序,不随意下载或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随意点击和访问一些具有诱导性质的网页。
2.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能
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检查电脑或服务器,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对恶意文件和程序进行清理。
3.多台机器不要使用相同的账号和口令
提高登录密码的复杂度,登录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修改密码。
4.定期检查服务器是否存在异常,查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是否有新增账户、未知进程;
(2)系统日志是否存在异常;
(3)杀毒软件是否存在异常拦截情况。
虚拟货币“挖矿”行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且易引发金融风险、安全风险、网络风险、法律风险,是国家全面整治的违规行为!
请大家自觉抵制虚拟货币“挖矿”行为,促进节能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