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由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中国金融品牌年在北京举行,百余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济济一堂。同时,此次年会重磅发布了第五届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获奖名单。经过主办机构的广泛调查、严格评选,长安信托凭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抗击疫情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社会责任年度案例奖”。
聚焦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安信托于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当下,长安信托紧跟时代步伐,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双碳战略”、“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持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共赢之路,承托忠于之事。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为核心驱动,长安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功能优势和专业特长,不断做强做精信托主业。立足本土,为全国实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直接支持的实体经济领域涵盖信息传输、计算机技术、软件、采掘、制造、水利、地质勘探等各行各业,为一大批优质项目的落地推进提供了支持。
发挥信托优势聚焦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长安信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乡村振兴、救灾赈灾、文化建设、体育发展、教育支持等领域,借助信托功能优势,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各类慈善信托项目已惠及北京、陕西、甘肃、四川、深圳、江苏、内蒙古等全国十多个地区,慈善目的覆盖教育、扶贫、环保、卫生、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
全力以赴抗击疫情。长安信托在我国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响应,设立了“长安慈——抗疫与共慈善信托”,通过慈善信托的模式向疫情防控进行“输血”,为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等地捐款捐物,为助力新冠试剂研发向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展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临床试验项目提供支持,全力支援疫情狙击战。2022年西安疫情期间,公司调配一切可利用资源,主动与区域政府联系,承做了抗疫专项贷款支持区域政府抗疫救灾工作。并为助力抗疫企业复工复产,立了“同心协力抗疫系列”专项产品,积极向陕西省内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精准对接抗疫企业,大力支持包含了浐灞生态区、航天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等多个区域,及时缓解了疫情期间抗疫企业的资金压力,为夺取疫情防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保障。
(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感谢信)
(长安信托向西安交大管理学院捐赠抗疫物资)
(长安信托与中国信托业协会为西安捐赠价值100万元防疫物资)
全情投入助力乡村振兴。在做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上,加大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关爱农村三留守慈善信托项目”在陕西佳县4个乡镇10个村社区项目点,累计开展能力建设培训63场,为315户467位老人提供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超过2.2万次,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103场。
(关爱榆林佳县三留守“重阳节”慰问活动)
不遗余力支援救灾赈灾,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组织员工慷慨解囊、传递爱心,设立了“长安慈——爱心献三秦·教育助学公益慈善信托”,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给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真诚的爱心。
(向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捐赠)
不断创新支持文化建设。在支持体育发展方面,长安信托成立了全国首单助力全运会的慈善信托——“长安慈——青春、健康、活力,助力14运体育公益慈善信托”。
在支持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设立了“长安之光 ? 西安古城墙保护与传承慈善信托”,与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更好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
在环境保护方面,长安信托践行绿色金融,设立了全国首单公益诉讼赔偿金慈善信托项目“长安慈——大气保护慈善信托”,为解决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的归属和使用打开了新渠道。在国内首次通过法院调解由被告出资设立了“长安慈——环境保护慈善信托”,用于支持民间环境保护工作。还设立了“长安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慈善信托”,用于支持长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工作支持。
此次获奖不但是对长安信托践行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肯定,也更加坚定了长安信托不忘初心、择善而行的信念。
长安信托秉持“长安心、百年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高度重视作为一家金融机构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众志成城,支持抗击新冠疫情;创新模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持之以恒,投身社会事业;回归本源,履行社会责任。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坚决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规定,严守合规底线,通过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财富管理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把自身对于社会责任的意识和理念通过金融活动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