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长安信托官方网站!本网站支持IPv6。投资有风险,认购需谨慎

由于闽发证券拖累 第二个无法兑付信托可能产生

阅读次数:2879次

新闻来源《  衡平信托再现兑付风险 券商危机又袭信托业
  2004年12月31日,由四川衡平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衡平信托)发行的“恒发债券投资信托计划”一年期限已至。但这个被称为国内首个对受益人实行分级风险管理的信托产品目前正面临兑付危机。因严重违规经营、于2004年10月18日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的闽发证券是这场危机的“肇事者”。

  信托产品受累问题证券机构无法到期兑付,这已经是2004年来的第二起。此前的“金新乳品信托计划”因为信托财产被德隆系证券公司挪用,到期无法偿付投资者本金及收益,至今余波未了。而随着越来越多信托计划进入结束期,问题券商引爆信托地雷,衡平信托或许不是最后一个。
  衡平信托计划兑付危机
  衡平信托的“恒发债券投资信托计划”于2003年12月18日发行,共筹集信托资金6690万元人民币,期限一年,收益率预计3.5%或以上。这笔信托资金主要投资国内债市。其中购买国债5000多万,剩余的购买了首钢转债。闽发证券是该信托计划的投资顾问,并负责证券存管。
  而今,信托计划期限已到,委托人却无法收回本金和收益。
  “现在5000多万的国债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名下,我们无法从登记结算公司取回这部分资产,但不清楚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上。”衡平信托副总裁李文众对记者说。
  据衡平信托负责“恒发债券投资信托计划”的人士透露,这笔国债已被闽发证券抵押给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而闽发证券因严重违规又被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其债权正在清理之中,因此无法按期兑付给委托人(衡平信托)。
  “闽发证券债权人登记截止日期是2005年1月25日,对债权人身份的甄别还没有开始。我们正向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托管经营组进行个人债权申报,并通过司法、行政等多种途径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李文众说。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闽发证券托管组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衡平信托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机构债权人,而“恒发债券投资信托计划”的投资人只能算闽发证券的间接债权人。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2004年10月联合发布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如果个人债权人身份得到认定,投资者至少能获得90%的本金偿付;但是,衡平信托作为受托方代委托人行使权益,一旦被认定为闽发证券的机构债权人,投资者损失将大大超过预期。
  2004年12月23日,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一位处长赶赴衡平信托,但李文众表示与“恒发债券信托计划”无关。
  分类风险管理无奈遇险
  一年前,“恒发债券信托计划”发行之初,衡平信托曾大力推介该计划——“最大特点在于风险规避措施的安排。对优先级受益人,其本金安全和收益保证不是依靠企业信用或者担保措施,而是通过次级受益人提供资金‘缓冲垫’以及本计划的预警系统设置来实现”。按照该信托计划规则,在投资失败或发生其他风险时,个人投资者作为该计划的优先级受益人,其本金和投资收益将由机构投资者(次级受益人)的本金偿付。“恒发债券投资信托计划”因此被宣传为国内首个对受益人实行分级风险管理的信托产品。
  然而,“恒发信托计划”“完善”的风险控制设计在风险真正来临时不堪一击。
  按照计划,次级受益人投资总额不低于总发行计划的20%。在该信托计划筹集资金6690万的情况下,上海金石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上海金石)出资1000万元认购了该信托计划的次级受益权,成为“恒发信托计划”惟一的次级受益人。资料显示,闽发证券以2000万元的出资额占股40%,为其第一大股东。“现在,上海金石也拿不出钱来,”李文众说。次级受益人上海金石为“恒发信托计划”优先受益人承担一定风险的设想,如今已经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理财部经理夏诤认为,对受益人实行分级风险管理信托产品中,次级受益人和代理券商一般都是关联关系。这样做,只是为了信托计划的销售方便。
  还有多少“火山”尚未爆发
  闽发证券何以能擅自动用“恒发信托计划”的信托财产?
  夏诤分析,按要求,信托公司要单独开设信托财产账户,并分账管理。但通常情况下,信托公司或其委托的券商经营不规范,操作时没有分账管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过去,券商在登记结算公司只使用一个国债记名账户,也就是说,信托公司或其他自然人委托给券商存管的所有国债交易都被记成券商财产。某种程度上为券商挪用这些资产提供了便利。”爱建信托研究员邓举功对记者分析,“监管部门不久前连续发了几个文件,要求券商的自营资金和委托理财资金做到人员、机构、账户三分开。”
  且不说新监管规定执行的实际情况如何,此前发行的信托产品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也不是“亡羊补牢”的监管办法能一并解决的。在券商已经面临全行业危机的情况下,证券类信托产品以及其他与券商相关的信托产品暗含的风险不容回避。
  邓举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1~10月份,共发行证券投资信托产品28个,募集规模12.72亿元;其中,信托公司委托券商管理的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大约占到五成;2003年,包括“证券投资”、“购买收益权”、“实业股权投资”、“贷款与证券投资组合”等在内的信托计划规模超过80亿元——粗略计算,仅2003年~2004年可能涉及券商存管或参与执行的信托计划至少达数十亿。而根据邓举功的统计,在“爆发性增长”的2003年~2004年,信托计划期限在3年以内的超过70%。也就是说,从2005年开始,大量信托计划将进入到集中兑付期。随着证券业地雷的不断引爆,这些即将到期的信托计划将遭遇什么样的命运?
  2004年12月6日,衡平信托发布公告,提前结束了一年前发行的一只债券投资信托计划。该计划原定期限为2年。李文众向记者表示,该计划的提前结束,与“恒发信托计划”遭遇的兑付危机不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