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第一只家族信托落地以来,信托公司开始进军家族信托领域,伴随着信托行业的转型,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呈稳步增长,业务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逐渐成为信托公司尝试财富管理转型的着力点。
时至2016年,国内信托公司对家族信托业务拓展又有进一步作为,家族信托正在由初步的行业试水逐步向深处拓展,这一方面促使信托业向信托本源回归;另一方面也为信托业继续扬帆起航开辟了一条新航道。
加速布局 公司积极作为
回顾国内家族信托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从2012年初平安信托首单家族信托业务诞生,到2013年中信信托、外贸信托、兴业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继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再到2014年、2015年多家信托公司继续打造升级版家族信托,过去几年间,家族信托在创新中稳步发展。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5-2016)》不完全统计,到2015年,国内已有10多家信托公司成立了家族办公室或家族信托团队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国内家族办公室已达到40至50家,运作核心基本上都是家族信托。
在前几年试水家族信托的基础上,加之把握中国富豪进行财富代际传承的“黄金时代”,2016年信托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家族信托业务,继续深耕财富管理与传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已有约10家信托公司相继推出新型家族信托产品及服务。
其中,已在家族信托领域布局多年的长安信托、中信信托、上海信托、外贸信托、山东信托等公司在今年又有新动作,进而在探索业务转型的道路上再迈进一步。比如中信信托推出的生存金信托、上海信托发布“信睿家族管理办公室”等。另外,还有不少信托公司也在今年开拓家族信托,建信信托、安信信托、厦门国际信托等公司先后启动家族信托产品和服务。厦门国际信托推出“家业常青”、建信信托推出家族信托终身财富管理服务,都是涉水家族信托的有益尝试。
此外,在大型信托公司加紧布局家族信托业务创新之时,地方性中小型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恰逢其时。有信托业内人士表示,纵观国内鱼龙混杂的财富管理市场,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对于深耕富裕省份的中小型信托公司更具潜力和市场。地方信托公司在当地拥有良好口碑、稳健经营业绩和优秀的风控技术,而且牢牢把握当地高净值客户资源,这对于开拓地方性家族信托产业潜力巨大。
借力慈善 护航财富传承
从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已超越单纯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个性化,推动家族财富管理信托业务的综合化发展。今年9月1日颁布的《慈善法》,不仅对信托公司开展慈善信托业务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家族信托业务的拓宽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高净值人士在做家族财富管理过程中存在做慈善事业的需求,企业家财富取之于民而馈之于民,在传承财富的同时实现公益目的。因此,慈善信托与家族信托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而当下,家族信托恰可乘着慈善信托的东风,为高净值客户开展财富管理传承保驾护航。
据了解,《慈善法》实施当日,北京银行与中航信托、华能信托便达成合作开展家族信托服务的合作。业内人士认为,将慈善元素融入到家族信托中,可对家族财富的代际传承起到平稳过渡的作用。高净值客户人群不仅注重传承自己家族的创业精神,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后代人生观价值观的延续,借力慈善信托制度的进一步推广,不仅对慈善信托资产的投资增值起到促进作用,也在创富守富的过程中实现传富。
放眼海外 开拓业务深水区
虽然家族信托这几年势头正猛,但与欧美国家长达数百年的家族财富管理历史相比,我国的家族信托业务才刚刚起步。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家族信托的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据悉,目前国内高净值客户可能对国内家族信托缺乏足够了解,认可程度也较低,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境外成熟的信托公司。
而国内实践家族信托仅有三到四年的探索时间,虽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但我国社会对信托制度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相关法律规范也有待完善,家族信托市场的培育仍然需要时间。因此,我国家族信托业务还未能成为传统财富管理转型的主流。
未来随着中国高净值人士投资多元化的需求增加,境外资产在高净值人士的全部资产占比由两年前的不到10%上升至20%左右,加之近年来投资移民的需求增加也使得境外资产管理日趋重要。因此,拓展家族信托的海外业务,也有助于高净值客户在投资全球化过程中,规避单一区域过分集中的投资风险。
记者注意到,今年开展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在业务布局上已初涉海外。比如,有的信托公司目前已初步完成了海外业务架构搭建,在今年推出“家族管理办公室”,服务中就包括海外企业发展。还有的公司在香港地区开拓离岸信托业务,在新加坡、卢森堡等地也对国际化业务进行战略布局。(作者:陈彦蓉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