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共识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源于成长性、创新性和持续性三个特征的相互促进和转化,是外部环境、行业整体、企业自身三大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逻辑与近两年信托行业从高速成长阶段进入转型创新阶段,进而力图蓄势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的实践轨迹非常契合。同时,从上述三大类因素来看,无论是信托可持续发展的外围环境和行业整体条件的改善,还是信托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核心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有信托金融理论研究的支持。
信托可持续发展的外围环境需要用信托金融理论研究来净化和优化
信托是什么?恐怕社会公众(包括客户、同业、媒体、高层决策者和其他金融行业监管者等)的整体认知感受与信托行业的自我定义是有很大差距的,单从这一点来看,信托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外围环境就是不利的。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长期以来,国内信托领域一直缺乏高质量的金融理论研究成果,因而没有进入主流金融理论研究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理论研究对思想、政策、舆论、甚至语境的影响都是广泛、深远、持久的,缺少信托金融理论研究,相当于在大金融各类子行业的竞争中放弃了思想阵地和自我宣传的主导权,这种情况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是很少见的。
美国二战后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六十年代的资产组合优化配置阶段,七、八十年代的金融工程化和衍生创新阶段,九十年代以后的混业经营阶段,每个阶段都是由经典的金融理论研究开启的,然后有大量持续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跟进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金融行业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银行经营改革,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超常规发展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本世纪入世后又将重点放在了银行、保险行业,后来又开始提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每个阶段金融发展的主流行业都会有基础理论研究与之彼此呼应、紧密配合。
所以,国内信托界也必须要补上金融理论研究这一课,必须通过大量的、持续的、规范的理论研究来分析和验证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建立的制度体系(“一法三规”、“八项机制”、“八大责任”),评价和预测行业已经走过的历程和将要转型的道路,这样才能理清整个行业的发展思路,形成完整的、坚实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才能藉由这样的自信去改善和提升信托的整体形象,净化和优化信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这一方面的信托金融理论问题可能包括:信托是否直接或间接扩大了社会融资规模,从而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信托是否改变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运行机制,乃至降低了系统性风险?信托是否改善了金融投资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投资效率?最基础或最核心的问题则可能是,信托是否能通过融合或嫁接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新思路或新范式?这些命题的规范验证和合理回答可以为信托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要用信托金融理论研究来支撑和强化
决定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以信托公司在行业中的差异化定位和公司技术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为例来说明信托金融理论研究对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和强化作用。
关于信托公司在行业内的差异化定位,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其产品线和业务组合。那么信托公司如何在新的“八类业务”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线和业务组合呢?我曾经提过一个信托公司差异化业务组合的“三关系原则”:第一,在功能上要有互补关系。第二,在发展上要有衔接关系。第三,在创新上要有协同关系。在功能上要有互补关系,是要考虑哪些业务适合快速做大规模,扩大客户基础,延续传统优势;哪些业务适合打开业务空间,开拓新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抵消宏观周期波动的影响;哪些业务适合丰富服务内容、延伸产品条线、提高客户粘性。在发展上要有衔接关系,是指业务组合在时间顺序上大致是由前至后,在业务内容上大致是由简至繁,在技术含量上大致是由低到高。在创新上要有协同关系,是指各类业务两两之间、三三之间甚至四四五五之间都可形成新的业务组合,以实现不同业务的协同创新和同类客户的交叉销售。这三条原则实际上是汲取了金融产品设计理论、金融营销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当然要针对不同信托公司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
关于信托公司的技术战略,我曾经根据金融服务行业核心技术扩展和延伸的历史轨迹梳理过一个技术序列,包括现金流贴现技术、估值技术、风险管理技术、资产组合优化技术、金融工程技术、金融营销技术、金融IT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托公司技术战略规划实施的“后来居上”原则,即越是新出现的技术越应该在技术组合战略中居于底层基础地位。这样的理念也来自微观金融理论、金融工程理论、金融营销理论的思想和工具宝库。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信托公司的市场定位和资源禀赋去做调整。
信托金融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
基于前面两个观点,我认为信托金融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应有三个方面:
强调基础理论研究。依据学科基础、理论逻辑和技术方法构成的规范研究范式,持续开展信托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理论基础深厚、逻辑结构严谨、技术方法先进、辐射范围广泛的研究结论和相应的政策主张,用基础理论在各个层面形成对信托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坚实支撑。
强调金融视角研究。将信托置于现代金融体系的背景框架之下,以金融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信托行业与其他金融子行业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替代性和互补性,研究信托的金融特性对经济、社会和民生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应。助推信托回归主流金融行业,凸显信托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地位。
强调量化实证研究。构建适于量化研究和数据挖掘的信托行业数据库和信托产品数据库,结合金融行业和大资管领域的其他基础数据,采用金融计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持续形成客观中性、有说服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量化实证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初步考虑有五个:宏观环境与金融同业研究;客户需求与行为特征研究;业务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规制政策与行业监管研究;组织行为与管理运营研究。
(作者翟立宏系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