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的创新点亮了2005年,2006年依然是在既有制度框架中值得期待的盛宴。2005年能给房地产信托带来亮点的无疑是信托产品的创新。从北国投的链式信托计划、联华信托的夹层融资试水,到中信信托联合十家信托公司的银团贷款,2005年,信托公司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了目前国内信托行业混业经营的优势。
2005年的激情把很多悬念带到了2006年:联华的夹层融资是不是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标杆?中信的银团贷款是不是可以真正形成行业上的联盟?
2006年,除了用事实来印证种种猜想之外,制度框架中的创新依然是行业主流。
“212号文件”把以“过桥贷款”为主的信托业务牢牢遏制住后,先前房地产信托业务中的抵押式贷款融资和财产信托转让受益权式融资类型,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来自信托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抑制。2006年股权投资或直接购买商业用途楼房或住宅式的信托融资方式,有可能在同步捆绑着其他高级形态的金融工具后,成为新型房地产信托业务的过渡载体。开发商可以再次以“借钱生钱”的方式撬动银行的融资杠杆。
虽然上海瑞思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总裁王世渝认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关注有可能使得信托公司淡化对房地产信托产品创新的热情,但这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毕竟能接大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公司还是少数。
依照国内房地产市场对资金融资方式的差异化牵引,以及信托机构对风险偏好驾驭能力的不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2005年已初步显现,房地产信托的产品线已初步形成了资金贷款型、股权投资型、受益权转让型和组合投资型等多样化的信托品种。同时,在单个信托产品规模、期限和收益方面,也出现了募集资金从1000万元到10亿元不等,期限和收益多样化的信托产品格局。2006年将把多元化进行更深一层的演绎。
龙固新认为,市场应用力度和支付弹性将成为2006年信托产品设计和创新的主要方向。
联华信托总裁李晓东则将夹层融资和股权方式为主确立为2006年的方向,而廉租房信托将寻找试点正式推行,具体实施方案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孙飞认为,2006年信托公司业务创新面临两个升级的要求:一是从被动融资转变为主动理财,即发展基金型信托理财模式,消除原有的信用风险,还原信托的本来面目;二是盈利模式从佣金收入转向投资收益。
与其他多数从业人员意见一致,邓举功更看好的创新着眼点立足于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尝试。在此基础上的创新,除了土地储备、经济适用房等已有信托公司涉足的领域外,收购具有稳定现金流的整体商业物业是所有信托公司在2006年业务创新与拓展的根本。
同时监管层也一直考虑房地产信托基金以及其他形式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透露,相关研究已历时多年。
虽然是脚镣中的舞蹈,但不可否认,2006年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走向依然是值得期待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