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信托管理资产规模达16.30万亿元,稳居金融子行业第二,在适应经济新常态过程中有着良好表现。
2016年,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正式启动,68家信托公司评级结果有望向社会公布。与此同时,行业监管机构可能出台更多量化指标对信托公司进行更为明确、透明的评判。
作为信托公司的“娘家人”——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如何评价信托机构过去一年的表现?当前信托行业评级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背后的故事?记者采访了此次评级的主要组织实施机构——中国信托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蔡概还。
记者:您如何评价信托行业去年的成绩?
蔡概还: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五期叠加”的挑战,2015年我国信托业在三季度资产规模一度出现阶段性回落,但全年保持了增长态势。
具体有几个特征,一是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共有13家信托公司增资扩股,行业实收资本1653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二是业务呈三分态势。截至2015年末,集合信托、单一信托、财产权信托规模占比分别是32.78%、57.36%和9.87%,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分别占比24.32%、37%、38.69%,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经营业绩较快提升。截至2015年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1176.06亿元,较2014年增长23.15%;利润总额750.59亿元,较2014年增长16.86%。四是信托收益持续增加。2015年,全行业清算的信托项目累积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7269亿元,同比增长50.47%,全年清算项目的年化综合平均回报率达到8.36%。五是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截至2015年末,信托公司风险项目规模合计973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规模的0.6%。
记者:在当前经济金融大变革的发展背景下,您对信托公司未来发展有何建议?
蔡概还:结合公司发展现状,我对信托公司有六点期望:一是“有远见”,信托公司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注重发展质效,正确把握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让今天的努力为明天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是“助实体”,秉持服务实体经济是信托公司立业之本,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投贷联动,帮助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服务。
三是“修内功”,完善的治理与内控机制是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前提,专业的人才和团队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转型发展的动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转型发展的保障。
四是“强专业”,目前信托公司业务同质化严重,热衷追逐市场热点。未来要依托资源禀赋,构建比较优势,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在差异市场找准定位,打造专业资产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五是“寻创新”,信托公司要围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附加值、增进风险缓释来创新,创新要“大气”,不为规避监管和隐匿风险,同时要避免创新过度和创新套利。
六是“控风险”,信托公司要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明确风险管理目标与策略,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制度流程设计,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信托行业评级工作背景?
蔡概还:201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提出了“八项责任”,其中提到,机构责任的量化体现就是评级,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考核,把公司的等级评出来,把公司的价值评出来。
据此,协会在监管部门持续指导下,在各家信托公司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组织专家于2015年4月正式开展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的制度建设工作。为保证整个工作过程及结果的公允性和广泛代表性,协会邀请了信托资产规模大、中、小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6家信托公司专家及1名法律专家组建起草小组,开展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的起草工作。
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的起草,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力求科学、简便、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统一、真实的原则;三是遵循定量、客观、透明(数据内涵、外延明确,报表能查出)原则,确保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科学、准确。
起草小组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在充分参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和其他社会评级机构对信托公司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就评级体系、评级标准、评级指标、评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于2015年年底形成了《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及配套文件,确定了信托公司“短剑”(CRIS)评级体系,包括四个板块11项指标。
记者:目前行业评级进展如何?
蔡概还:按照《指引》的相关规定,协会已于今年初启动了信托公司行业评级工作,评级范围是协会68家信托公司会员单位,评级周期2015年度。为顺利开展评级工作,协会还于今年2月举办了“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政策解读及实操讲解专题培训会”,目前各信托公司已经开始自评工作,已于3月底前完成并向协会报送评级结果和工作底稿,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记者:行业评级和监管评级的关系是怎样的?
蔡概还:行业评级和监管评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行业评级侧重于信托公司为投资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增加信托公司的社会公信力。监管评级是在行业评级的基础上,综合关于公司治理、风险、合规等监管意见形成的,根据评级结果进行分类监管。
开展信托公司行业评级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我总结有“五个有助于”:一是有助于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推动政府、社会公众对信托业的认知和了解,强化信托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功能定位。二是有助于各家信托公司了解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掌握自身在行业内所处位置,更容易确立和加强对标学习,检查不足,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助于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目标性监督管理,在行业评级的基础上,实施监管评级。四是有助于引导社会舆论,抵制社会上对于信托行业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类评奖活动,满足行业及社会的需要。五是有助于强化市场监督。通过定期披露行业评级结果,行业发展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有利于提高市场管理规范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者:胡萍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