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概括2016年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关键词,规模、收益率、慈善信托肯定都在其中,因为其或多或少反映出行业未来的某些趋势。记者日前就一些相关热点数据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
20万亿:2016年信托业资产规模逼近20万亿元
记者: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继二季度突破17万亿元后,三季度达到18.17万亿元,今年是否有望继续突破?
邢成:按此增速判断,到2016年年底,信托行业全年管理的资产规模有把握突破19万亿元,进而直逼20万亿元整数大关,实现信托业资产规模历史性突破,有把握实现2016年金融机构体系中资产规模第二大业态的领先地位。
从2016年三季度数据看,新增规模主要来自于集合类和管理财产类信托。集合类、单一类、管理财产类占比分别为34.84%、53.33%、11.83%。无论是占比还是规模方面,单一类环比有所下降,集合类和管理财产类均有所上升。从信托功能方面看,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增长令人瞩目,规模占比升至45.71%,融资类下降至22.11%,这表明信托业发力转型效果明显。截至三季度末,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分别为4.02万亿元、5.85万亿元、8.30万亿元;占比分别为22.11%、32.19%、45.71%。
破6: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创历史新低
记者:信托产品整体收益率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并于2016年降至阶段性低点,部分公司的部分新发行固定收益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多次跌破6%,收益率下行是否成为常态?
邢成:应该说,2016年度信托项目年化综合收益率更加符合当前理财产品市场的主流趋势,是因为利率的市场化对信托产品收益率形成“熨平”效应,可以有效改变信托产品预期收益长期居高不下的困境。
长期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在理财市场上一枝独秀,远远高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低风险、高收益”有悖规律的产品定位一直成为信托业难以化解的“痛”。而近期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社会融资成本普遍下降,加之一些优质项目也必然选择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这两方面的因素为信托产品趁势大幅调低产品预期收益率、随行就市、回归供需规律常态,进而“熨平”资金成本、释放投资压力、化解兑付风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2016年度信托项目年化综合收益率的实际走势也充分印证了这一必然趋势。
两极:信托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分化加剧
记者:信托行业公司分化严重,强者愈强,经营指标排名座次发生剧烈洗牌,“黑马”迭出。您如何看待这种分化趋势?
邢成: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统计看,上一年风头出尽的重庆信托和华润信托,在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出现“腰斩”;前十名中挤进了山东信托等4家“新面孔”,中信信托则重回净利冠军。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前10名公司分别为中信信托、安信信托、中融信托、华信信托、华润信托、平安信托、华能信托、山东信托、五矿信托、建信信托。信托行业2016年上半年出现业绩整体大幅下滑,主要是受证券市场影响,相关固有业务收入尤其是投资收益大幅下滑而导致。其中以投资收益驱动收入增长的信托公司表现不佳,如华润信托、重庆信托等;以信托收入驱动收入增长的信托公司,则更多取决于项目营销和资产获取能力,信托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此外,如果从信托公司2016年5月披露的年报统计来看,各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则差异更加明显,其中中信信托、建信信托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万亿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还有9家信托公司资产规模不足500亿元,其中信托资产规模低于300亿元的有5家,分别是华澳信托、山西信托、浙金信托、长城新盛信托及华宸信托,最低一家规模仅98.03亿元。
14单:《慈善法》出台掀起慈善信托热潮
记者: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当日,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慈善信托扎堆推出。据民政部介绍,2016年9月1日当天,有9家机构推出10单慈善信托产品。截至2016年10月末,已有7个省份14个慈善信托完成了备案。您怎么看慈善信托的发展?
邢成:《慈善法》中将“慈善信托”作为专章列入,是一个重大利好因素,为信托公司更广泛地开展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提供了更完备的法律保障和更便捷的操作平台,必然进一步推动和提升公益信托的发展。慈善信托不仅可以保障慈善资产的安全、规范使用,也可以发挥金融机构在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专业特长,同时也便于接受银监会和民政部门的共同监管。( 作者:胡萍 来源:金融时报 )